在近日召开的宁波市人才工作会议上,首次表彰了125名“甬城英才”奖,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奇,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等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共有3人获此殊荣,其中吕忠达校长获科技创新特别奖,材料学院教授程晓民、鲍明东分别获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奖、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吕忠达作为人才代表上台接受颁奖。
据悉,“甬城英才”奖是我市人才最高荣誉奖。目前,共设立宁波市杰出人才奖、科技创新特别奖、有突出贡献专家奖、卓越企业家奖、文化名家奖、教育名师奖、卫生名医奖等十余个奖项。获奖人才可获得10—60万元奖励。通过“甬城英才”奖表彰旨在加快建设宁波“蔚蓝智谷”和人才生态最优城市,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中的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头作用。
获奖人才简介:
吕忠达: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863科技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路桥工程技术工作,先后主持了宁波招宝山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象山港大桥等特大桥梁的建设,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载体,在跨海长桥建设领域引领理念、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出并实施了多项创新技术,填补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多项空白,攻克了多个世界性难题。
主持完成了“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等十多项课题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推广应用。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十多项奖励,还获得了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杰出成就奖、浙江省劳动模范、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和浙江省60年60人最具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出版《杭州湾跨海大桥关键技术与实践》等专著三本,在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工程力学、Civil Engineering等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0多篇。
程晓民:博士,教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轮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宁波市第三批高校名师。主要从事与机械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及其智能化、柔性化改造方面成果显著,在基于射流技术的微制造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在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成绩突出,已完成专利转化12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亿6千多万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授权日本发明专利等20项。
鲍明东:博士,教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曾先后赴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英国伯明翰Teer Coatings Company留学深造。长期致力于纳米多层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多项。在美国材料学会会刊(JOM)、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J ASTM)、Thin Solid Fil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宁波市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