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事处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创新人才人事政策体制机制,力争人才计划项目有突破,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师资保障。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人才工作业绩考核机制,发挥二级单位引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采取联合申报、“先虚后实、虚实结合”等多种引才举措,大力引进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负责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年轻博士、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争取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与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2.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挥博士后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一是依托博士后流动站合作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二是推荐校内优秀博士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三是推荐校内优秀博士到宁波重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校企合作,聚力“协同创新”。
3.做好常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整改方案要求,结合现有师资队伍情况,坚持按需设岗、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宁波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发展规划(2015-2020)》。加大金融工程、电子信息、统计学、工业设计、会计学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完善二级学院师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力争2014年底达到专任教师760人以上,其中具有正高70人,副高220人,博士280人以上。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1.建设好教师发展中心。按省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好教师发展中心,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与教务处等协同加强新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诊断,通过导师结对、名师观摩、教学设计创新立项、教学比武、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师沙龙等活动来提升教学技能。
2.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解决青年教师住房等实际困难,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助讲制工作,组织好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三奖”、教学名师等各类评审工作,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出台《宁波工程学院老师出国(境)访学进修实施办法(试行)》,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访学进修。继续实施管理人员全员培训计划,加强管理队伍培训工作,完成第二期管理岗位人员培训班。
3.完善师资培训系统化管理。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若干规定,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和本校教师特点及学校定位和发展规划,明确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师德培训、教育理论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术规范培训、社会服务能力培训、身心健康保健等。每位教师在职称晋升的周期内(一般为5年),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不低于360学时。如果少于5年,则每年参加不低于72学时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新教师入职第1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44学时。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聘政策
1.完善职称评聘政策,探索分类评价机制,制定教师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分类评审实施办法,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作用。组织好2014年度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定、推荐与评审工作。实施分类分层、交流待岗等人事管理。
2.按照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要求,严格程序,公正公平,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
四、提升人事服务管理水平,推进人事信息化管理
1.加强人事外事支部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争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行型、廉洁型部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服务意识,践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落实“AB”岗制,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2.加强人事信息化建设。完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启动人事档案电子化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人事工作对外宣传工作。
2014年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要工作安排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2014年2月28日